仲裁研究
仲裁立案提交材料详解
来源:绵阳仲裁委员会 点击数:4716 【打印】 【返回

仲裁立案提交材料详解

绵阳仲裁委员会秘书处仲裁秘书  孙丽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平等主体之间的纠纷越来越多,仲裁与诉讼已成为当今社会解决纠纷的两种基本方式。对于大多数不了解仲裁程序的人来讲,仲裁程序是陌生的,不清楚在立案时需要准备什么材料。绵阳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本会)在官网http://www.myac.org.cn/上发布的《申请仲裁须知》以及《绵阳仲裁委员会仲裁暂行规则》(以下简称仲裁暂行规则)第十一条对“申请仲裁”应提交的材料进行了较为详尽地讲解,现在就其中仍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一一进行说明。

一、仲裁立案时主要提供的资料    

(一)仲裁协议。立案时首先要审查的是双方当事人之间是否有仲裁协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以下简称仲裁法)第十六条的规定,仲裁协议包括合同中订立的仲裁条款和以其他书面方式在纠纷发生前或纠纷发生后达成的请求仲裁的协议。仲裁协议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2.仲裁事项;3.选定的仲裁委员会,前述三者缺一不可。仲裁协议有两种基本形式,最常见的是在合同中约定争议解决方式为提交**仲裁委员会仲裁解决纠纷,另一种是合同双方当事人就某一项争议单独签订一份《仲裁协议》,约定提交**仲裁委员会仲裁解决纠纷。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纠纷,节省当事人的时间成本,可以参照本会仲裁暂行规则中的“示范仲裁条款”拟定仲裁协议。

(二)仲裁申请书。仲裁申请书与民事起诉状的格式大体上相同,只是主体的名称有些许变化,“原告”对应“申请人”,“被告”对应“被申请人”。仲裁申请书相较于民事起诉状在细节上要求更加严格,除了仲裁请求的内容必须是属于仲裁委员会受理范围,请求要求明确具体以外,如申请人请求对方向其支付利息或者违约金,还应注明利息或者违约金的起算基数、起止时间以及计算标准。为方便计算仲裁费,建议在仲裁申请书中注明计算至申请仲裁时利息或违约金的具体金额。对于本会认为仲裁请求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将书面告知当事人不予受理,并向其说明理由。相较于诉讼,仲裁没有第三人制度,仲裁只能约束签订仲裁协议的双方,不能约束第三人,第三人与合同双方没有仲裁协议,仲裁对其并没有管辖权。如果当事人认为第三人有必要参与案件,才能查清案件事实,可让其申请以证人身份到庭作证,但本会仲裁暂行规则第五十三条第三款“一方当事人申请案外人参加调解的,另一方当事人及案外人同意的,仲裁庭可以通知案外人参加调解。案外人同意承担民事责任的,应予准许。”规定的情况除外。

(三)需要提交的身份证明材料。在立案的时候,除需提交上述两项材料以外,还要提供双方当事人身份证明材料,如,自然人的身份证复印件或者个人户籍信息,法人的营业执照复印件(营利性法人)或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书(非营利性法人)、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以及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且均需加盖鲜章。如果申请人无法提供上述法人具体身份信息,可以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或者“全国组织机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服务中心”下载打印法人的企业信息,在立案的时候一并提交。如果当事人委托代理人的,需要提交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必须由当事人签字捺印或盖章,授权必须要明确委托事项与权限,如果仅写“全权代理”,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简称民诉解释)第八十九条第一款“……授权委托书仅写‘全权代理’而无具体授权的,诉讼代理人无权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出反诉或者上诉。”的规定,视为一般代理。关于委托代理人的人数,根据仲裁暂行规则第二十条“仲裁代理人”的规定,委托代理人的人数最多不超过三人,其中特别授权代理人只能有一人。

(四)需要提交的证据材料。立案时提交的证据材料,须附证据清单并连续编写页码,材料内容清晰能够清楚辨认。提交证据的具体内容由当事人自行确定,立案时不予审查。在提交证据材料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若有视听资料提交,若为录音资料,需要将录音整理成书面资料并将录音刻录成光碟一并提交;若为照片,需要将照片打印出来。提交的证据材料的份数,需按照仲裁暂行规则的相关规定提交。

二、关于立案提交户籍信息的必要性

根据仲裁暂行规则第八十一条规定,向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发送仲裁文书、通知、材料等,发送至受送达人居住地、身份证载明地址、户籍地址等均可以。本文重点要讲的就是户籍地址,参照民诉解释第三条第一款“公民的住所地是指公民的户籍所在地,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住所地是指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的规定,仲裁立案的时候要求当事人提交对方的户籍地址,但存在当事人户籍地址与身份证载明地址不一致的情况,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不必要的麻烦。故仲裁立案时,有条件的当事人应尽量向本会提交对方的户籍信息。这不仅保证了程序规范,也避免了在执行过程中因被执行人住所地不一致而造成执行困扰。综上,建议申请人在立案时向本会提交对方当事人户籍信息情况。

三、结语

与诉讼相比,仲裁有其独特的高效性特点,同时在最大程度上尊重了双方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其在程序的把控上相较于诉讼更严格,但其最主要的目的是保障当事人的利益。所以,当事人在仲裁立案的时候,应按照相关规定提交材料,并注意细节要求,以保证后续程序顺利进行。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文章来源自绵阳仲裁委员会。
因本合同引起的或与本合同有关的任何争议,均提请绵阳仲裁委员会按照该会仲裁规则进行仲裁。仲裁裁决是终局的,对双方均有约束力。
绵阳仲裁委员会
微信公众帐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