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绵阳市法学会民商经济法学研究会与四川省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举办的学术活动中,绵阳仲裁委员会秘书处的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在论文征集中成绩斐然。
在绵阳市法学会民商经济法学研究会2024年年会主题征文中,绵阳仲裁委员会秘书处副秘书长杨春雨撰写的《防治虚假仲裁的现实困境与应对之策》荣获二等奖,秘书处办公室副主任门学孟撰写的《防范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仲裁法治保障》获得三等奖。此前,仲裁秘书吴娇撰写的《著作权侵权中“必要措施”条款的适用实证研究——基于Python技术的数据挖掘与分析》,在四川省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2024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中荣获优秀论文优秀奖。杨春雨的论文聚焦虚假仲裁这一现实难题,深入分析了防治过程中的困境,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对于维护仲裁公信力具有重要意义;门学孟的文章则从仲裁法治保障的角度,对防范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了深入探讨,为相关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吴娇的论文运用Python技术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对著作权侵权中“必要措施”条款的适用进行了实证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长期以来,绵阳仲裁委员会高度重视学术研究工作,始终坚信学术研究是提升仲裁服务质量、推动仲裁事业发展的关键支撑,积极鼓励工作人员深入探究仲裁领域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不断开拓创新,力求在学术研究上实现新突破,为仲裁实践提供更为坚实的理论依据。为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提升工作人员的学术水平,绵阳仲裁委员会采取了一系列有力举措。一方面,搭建内部学术交流平台,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开展案例研讨活动。在研讨过程中,大家围绕复杂疑难的仲裁案件畅所欲言,共同剖析案件中的法律问题、仲裁要点及实践难点,通过思想的碰撞,加深对仲裁理论和实务的理解;另一方面,大力支持工作人员参与各类学术研讨会和征文活动,为他们提供充裕的时间和资源保障,使工作人员能够与业内同行广泛交流、汲取经验,拓宽学术视野,增强专业能力。
绵阳仲裁委员会将以此次获奖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各级法学会及相关学术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持续推动学术研究工作向纵深发展,为绵阳地区乃至四川省的法治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同时,也期望更多工作人员能以获奖人员为榜样,积极投身学术研究,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为仲裁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